[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
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Caspar David Friedrich 1774-1840).德国伟大的 浪漫主义画家,1774年9月5日出生于德国格雷夫斯瓦德港市,早年在哥本哈根美术学院学习,后来定居德累斯顿。那里他过着平静的生活,有时会去波西米亚的山区和湖泊旅行。直到1807年才进行 油画创作。他的题材开辟了风景绘画新的领域,发现了人们从未发现的新的自然:无穷无尽的海洋或山脉、大雪覆盖的山地,以及照在上面的阳光或月光。他很少用宗教形象,但是风景画传达了崇高的精神力量。19世纪晚期随着象征主义的兴起,他的艺术受到人们高度评价。
弗里德里希早在他7岁母亲去世 ,然后就接二连三地遭受人生不幸。母亲去世后1年多姐姐伊丽莎白也随之去世,5年后哥哥克里斯多夫又在一次滑雪运动中丧生,直接原因是哥哥为了救助即将淹死的弗里德里希送命的。1791年他的另一个姐姐又不幸去世,这一系列生活悲剧在他心灵中烙下浓重阴影,并对他后来的艺术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弗里德里希家庭信仰 新教,是虔诚派信徒,他受到家庭的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他的画中的神秘的宗教气息。
弗里德里希20岁时到哥本哈根艺术学院求学,深受尼古莱 ·阿伯拉 ·阿比尔德加教授影响,奠定了沉静忧思的艺术情调。1798年春天,他迁居到德雷斯顿。这里有一所艺术学院吸引着艺术家来到这里,所以有较浓的艺术气氛。从这时起到1808年是弗里德里希绘画风格的形成阶段,他在 1801年展出的波西米亚祭坛板油画《山上的十字架》标志着他的风格已经成熟,他基本上告别了单色画,领略到了色彩与光的魅力。
Caspar David Friedrich出生于波罗的海的瑞典波美拉尼亚格赖夫斯瓦尔德十个孩子中的第六个。他成长在他父亲Adolf Gottlieb的严格路德教信条中,他是一个繁荣的蜡烛制造商和肥皂锅炉。弗里德里希很早就熟悉死亡:他的母亲Sophie Dorothea Bechly于1781去世,当时Caspar David只有七岁。在十三岁的时候,Caspar David亲眼目睹他的哥哥Johann Christoffer从冰冻的湖面上掉下,淹死了。有报道表明,Johann Christoffer在试图营救Caspar David的同时屈服,他也在冰上处于危险之中。他的妹妹Elisabeth于1782去世,而第二个姐姐玛丽亚死于1791岁的斑疹伤寒。
弗里德里希的一些同时代人把他的艺术中的忧郁归咎于这些童年事件,但弗里德里希的性格很可能倾向于这样。作为一个成年人,苍白和退缩的弗里德里希强化了“北方沉默的人”的流行观念。然而,他的信件总是包含幽默和自我反讽。在他的自传中,自然哲学家哥特尔夫海因里希冯舒伯特写的弗里德里希,“他确实是一个奇怪的混合气质,他的情绪从最严肃的严肃到最幽默的幽默……但是任何人只知道弗里德里希性格的这一面,也就是他深深的我。忧郁的严肃,只知道一半的人。我见过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样讲笑话和有意思的人,只要他和他喜欢的人在一起。”
1790,弗里德里希开始与Johann Gottfried Quistorp在格赖夫斯瓦尔德大学学习艺术,并与瑞典教授Thomas Thorild教授文学和美学。Thorild对当代英国美学感兴趣,并教导弗里德里希区分精神上的“内眼”和不太有利的物理“外眼”。弗里德里希于1794进入著名的哥本哈根学院,在那里他学习了诸如基督教八月洛伦岑和风景画家Jens Juel。这些艺术家受到Sturm und Drang运动的启发,代表了萌芽的浪漫主义美学和当时的新古典主义形式的戏剧性强度和表现方式之间的中点。情绪是最重要的,影响源于冰岛传说中的埃达和奥斯西安,以及北欧民间传说。弗里德里希是一个有天赋的学生,他从书院的仿古雕塑中复制了自己的作品,然后开始从生活中画画。他对十七世纪荷兰的风景画非常感兴趣,他曾在哥本哈根皇家图画馆访问过。
1798,他永久定居在德累斯顿。他经常用印度墨水、水彩和乌贼墨画作品,主要是自然主义和地图学。目前还不清楚他是什么时候开始画油画的,但大概是在三十岁以后。风景是他的首选主题,灵感来自于频繁的旅行,从1801开始,到Baltic海岸,波西米亚,黎森山脉和哈兹山脉。他的画大多以德国北部的风景为基础,描绘了森林、山丘、海港、晨雾和其他基于自然的密切观察的灯光效果。这一时期的绘画是以素描和风景名胜为蓝本的,如鲁根悬崖,以及德累斯顿或易北河周围的环境。这些研究几乎完全是用铅笔制作的,提供了地形信息;从记忆中可以看出弗里德里希成熟的微妙的大气效应特征。这些影响最终将最关心的是光的描绘、太阳和月亮在云和水上的照射、波罗的海海岸特有的光学现象以及以前从未被描绘过的现象。
他常利用自己对自然景物勾画出的素描,进行高度个人化的演绎。他的画粗略看去似乎平常无奇,但仔细审视就会发现极丰富的奇特内涵。他的艺术思想是与德国的民族情感和宗教相连的。既带有浓厚的唯心思想,又带有浓厚的民族情感和人道精神,是他作品中的精髓所在。
1810 年开始是弗里德里希的黄金时期 。这一年 ,他在柏林美术学院展出了《海边修士》和 《橡树林的修道院》,画面浓郁的阴沉忧郁气息震动了观众。这两幅画是他的艺术进一步成熟的标志,也是感情基调据许沉降的显示。1816年,德雷斯顿艺术学 院把他选为学院院士,标志着他的艺术得到了承认,他多年悬浮不定的心终于稳定下来,也开始卖出画作了。1818年,他与克里斯蒂安·卡洛琳·邦梅尔结婚, 从此,他的画中多了一分温馨。
1810-1834 年是弗里德里希的黄金时期,到了1835年,他中风瘫痪,再也没有画油画,而是一些小幅的墨水壁画 。这些画的内容更直接描绘死亡与永恒的话题,如乌鸦、猫头鹰、坟场、棺材、十字架等。 1840年5月7日,弗里德里希在德雷斯顿去世。
他去世后,很快被人们遗忘,对他的艺术成就很少给以肯定。只到20世纪初,才重新引起艺术界的重视。弗里德 里希的大部分作品都由德累斯顿博物馆和大学收藏。1985年 9月在中国北京举办的19世纪德国 绘画展览会上陈列了他的几件代表作品 。
弗里德里希_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全集油画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