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翻越阿尔卑斯山的圣伯纳德/拿破仑在阿尔科拉桥头_大卫油画作品欣赏. 布面油画,259x221厘米,马尔迈松堡国家博物馆,鲁伊-马尔迈松
在与奥国的干涉军战斗中,拿破仑以英勇大无畏的精神冒着冬天的严寒与雪崩的危险,出其不意地越过圣贝尔纳山险
坡,带领主力军向敌人腹地前进。在画家的笔下,拿破仑被描绘成英勇、果敢、坚毅的统帅形象,他挥手勒马向上的雄姿以
对角线趋势充满画面,整个世界统统在他的脚下,坡石上刻着永垂青史的名字。
在拿破仑执政的十年里,达维特创作了一系列为皇帝颂德的作品,其中不少作品显示了画家非凡的艺术才能。在《拿破仑越过圣贝尔纳山》一画中,画家为拿破仑塑造了一个神奇十足的理想化形象,他脚跨骏马,威风八面,背后是绵延的山丘,山上有进行中的军队,拿破仑看了之后,大家赞赏,还特意吩咐画家复制两幅,以供部下观赏。后来做了皇帝后,他还让达维特为他的加冕仪式创作一幅纪实作品。
这幅著名的古典油画的历史背景是:1794年第二次反法同盟战争期间,拿破仑率领4万大军,登上险峻的阿尔卑斯山,为争取时间抄近道越过圣伯纳隘道,进入意大利的情景,拿破仑军队进入意大利后,给那里的奥地利军队出其不意的打击,用一个月时间结束战争。这场战役的胜利,提高了拿破仑的威望和地位,这次战争的胜利为拿破仑登上皇帝宝座打开了通道。
拿破仑军队穿越阿尔卑斯山圣伯纳山口积雪的陡坡上情景;拿破仑脚跨骏马,威风八面,背后是绵延的山丘,山上有进行中的军队,拿破仑红色的斗篷使画面辉煌激昂,阴沉的天空、奇险的地势加强了作品的英雄主义气势。
凡尔赛博物馆绘画部总策划人克莱尔·康斯坦女士介绍说,拿破仑对这幅画的创作进行了干预,要求对真实的历史细节作修改。其实,拿破仑翻山时骑的不是马而是驴子,穿的是普通军大衣而不是红色斗篷。他之所以要求做这样的修改是为了渲染其“英雄的气概和史诗般的远征”。
年轻的拿破仑,充满梦想和自信,他的手指向高高的山峰。昂首挺立的烈马与镇定坚毅的人物形成对比。拿破仑被描绘成英勇、果敢、坚毅的统帅形象,他挥手勒马向上的雄姿以对角线趋势充满画面,整个世界统统在他的脚下,充满了睥睨天下的英雄气概,画家为拿破仑塑造了一个神奇十足的理想化形象。
画家达维特在拿破仑的缰绳上留下了自己的签名。
当雅克-路易·大卫(1748-1825)绘制这幅画时,拿破仑只有28岁,而且已经是一名令人生畏的将军,在5年中第二次在意大利击败了奥地利军队。西班牙的查尔斯四世委托大卫完成这幅作品。拿破仑拒绝作模特,但他把自己在马伦戈之战中所穿的军装送了过来。他想要自己的形象表现出“烈马之上的冷静”,而不仅仅是像大卫建议的那样,只带着一把剑。最后的成本充满了政治宣传意味,拿破仑也让人想起汉尼拔和查理曼大帝,后者也越过了阿尔卑斯山,而且拿破仑被绘制成一个浪漫主义的英雄,坐在站立起来的马上,身着火焰般的盛装;在现实中,他穿的是灰色外套,骑的是一头驴。对角线式的构图,暗示拿破仑带领自己的军队向前、向上。
当大卫绘制这幅肖像时,他是法国新古典主义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画家。在法国大革命之后,他毫不犹豫地跟随了拿破仑,被后者的英雄主义光环迷住;他在作品中美化了拿破仑,满足自己的理想。这幅作品中,最初拿破仑披着一件黄色大氅,后来遵照拿破仑的命令重画多次,大氅的颜色也改了很多次。